第一次從關西玩回來之後,就開始忙碌的工作
遊記照片根本就是沒有時間整理,直到這幾天跨年時間假比較多
把電腦裡多到炸開的資料夾點開來看一下,才發現這麼多埋在以前東西都沒有好好寫出來
好在當初出去玩時,都有用google文件紀錄一下行程跟花費,才可以配合照片迅速地回想起來
之前都還是再用小傻瓜在拍照,還沒有進階到類單,所以現在看當初拍的照片都覺得好糟糕~
就當作紀錄吧,請不要太嫌棄~XDD
美秀美術館是位於滋賀縣的山區,交通並不是非常的便利
從JR京都站前往JR石山站,在站前的巴士搭乘帝產巴士前往美秀美術館
票價其實不便宜呢,單程就要800円,彎曲的山路花了五十分鐘左右才抵達~
平日的班次不多,如果要前往的記得要先查好時間。
巴士停在接待所前的廣場,先看見的就是呈現圓弧設計的接待所,這邊有餐廳,提供沒有用農藥以及化學肥料的農作物的餐點。

要前往美術館的本體,還有一段路要步行
路的兩旁種滿了垂枝櫻,可惜尚未盛開,要不然應該是很美~
因為是緩上坡,不少遊客年紀較大,所以也有遊園的高爾夫球車可以坐
我還是年輕人!!!筋骨軟Q~~可不能漏氣坐車~~當然就慢慢走上去順便可以好好欣賞兩旁的櫻花







在櫻花樹的盡頭是一個隧道的入口
站在入口,我看不見出口,但有看見隱約的光線從另外一端透進來
隧道裡,兩側的牆上都有點著小燈,提供微弱的光源,使得隧道裡不至於太過於昏暗


走了一小段,回頭看看隧道的入口,還可以看見粉色的櫻花搖曳。

遠處那頭投射而來的光線,越來越刺眼,代表出口近了。
步行在隧道中的時間,雖然腳步沒停下過,但是卻感覺時間的流動似乎停止了.....
可以看見牆上有個半圓形的物體,根據館方的解釋,這是吸音片,所以走進隧道之後,說話不會有迴音,可以讓人沉靜下來。

走出隧道之後,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隧道透過一座橋梁連接美術館本館
站在橋樑的這頭去看,完全是看不見入口處的櫻花林~等了好久才終於照到沒有行人的照片XD



入口前兩側的路燈,單腳站立就像是燈籠般
從正面看不出美術館的模樣,是因為80%的主體都是在地面下
花費更多的工時與金錢,就是為了保護周邊的景色與自然環境。

踏進館內後,屋頂是天窗可以採進自然光線
三角形的組合,讓我聯想到了貝律銘的另外一個有名的作品,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。
正片的玻璃可以遠眺山景,形成了另外一幅的山水畫作。



遠處了兩個建築物,倒三角形的是鐘塔,是貝律銘在日本的第一個作品
方形建築物則是神明秀慈會的本部。

迎客松就靜靜矗立在窗前,靜待各位遊客的光臨。

這張椅子是由整塊檜木所製成,有350年的歷史。

美術館內的咖啡廳。

美術館內的館藏都是來自於,神明慈秀會的創辦人小山美秀子的家族收藏
包括日本、中國、南亞、中亞、西亞、希臘、羅馬、埃及等地,收藏十分豐富。
展品無法拍照,所以就沒有照片可以貼了~
不過藝術品展覽的空間也有特別設計過,所以除了有藝術品可以欣賞之外,更可以好好欣賞建築之美。
最後再來說明一下美秀美術館的一些資料
神明慈秀會的創辦人小山美秀子,邀請著名的華人建築大師貝律銘所設計。
花了250億円打造一座深山中的桃花源。
前面提過美術館80%都是在地下,只有20%位於地面上
為了不破壞原本的自然景色跟面貌,在興建過程中,曾經將整座山頭剷平
等到地下建築都完工之後,再將樹木跟土石移回原本的地方,非常的號費力氣跟時間。
不過正因為位處深山中,所以冬天會因為下雪造成路面凍結而封館。
參考資料:
門票 : 成人1000円,高中生/大學生800円
開放時間 : 早上十點~下午五點(四點為最後入館時間)
開館時間: 冬季會封館,另外周一or週二會休館,請提前在網站上確認
官方網站 : http://www.miho.or.jp/chinese/index.htm
另外我前去參觀時,館內有一位台灣人的館員,當在入口拿資料時,日本館員會特別詢問。
延伸資料:
美秀美術館wiki
神慈秀明會
0 留言:
張貼留言